广告区域

广告区域

速射炮(速射炮缩写)

本文目录一览:

二战日本陆军装备的37毫米速射炮

1、该炮为德国KWK36型37mm反坦克炮的仿制品,在KWK36型37mm反坦克炮设计阶段就签约购买了资料,1936年全炮制作完成。由于日本不使用被帽穿甲弹,所以94式速射炮在相同距离,穿甲能力比KWK36型37mm反坦克炮发射被帽穿甲弹低10mm左右。

2、恩,那个所谓的37mm速射炮实际上就是37MM的反坦克炮,具体的型号不清楚当时的国军页装备了极少量的德制Pak35\36,37MM反坦克炮。这种口径的反坦克炮穿甲能力不强,200米后精度不够,不过在中国战场应该够用了。

3、名称:九四式37毫米速射炮 研发时间:1936年 口径:小口径炮 口径:37毫米 总重:327千克 炮管长度:1,705毫米 最大射程:5,700米 炮口初速:780米/秒 可使用弹药类型 型号:穿甲爆破弹 使用情况 应用于二战战场。

4、按照日本方面的评估,6~13毫米装甲可以抵御7毫米枪弹,14~17毫米装甲可以抵御37毫米步兵炮。因为日本陆军赋予装甲车主要的任务是配合步兵,越过障碍,突破阵地,因此这一时期的日本装甲车多数配备短管火炮和机枪,反坦克能力不强。

5、吨。主要武器是1挺机枪。195式轻型坦克 全重 7400kg,车长 38m, 车宽 07m,车高 28m。

6、计25375人 37制特设师团,辖2个旅团(每个旅团辖2个联队,每个联队装备41式山炮3门,92步炮6门,重机枪8挺),1个野炮联队(36门38式75毫米野炮),计21902人 。日军还有军,方面军两级编制。但是编制不固定。

江南制造局制造的中口径速射炮口径多少

江南制造局于1893年开始仿制哈姆斯特朗7寸速射炮,至甲午战争爆发时为止共生产12门,北洋舰队中的“广字”舰可能装备了此炮。

现役最小口径20mm,20mm是炮和 枪区分的界限。密集阵系统就是20mm口径,射速约3000-4500发/分钟。中口径速射炮应该是57mm博福斯舰炮,射速约200发/分钟。奥托梅莱拉76mm舰炮射速约120发/分。

主要武器:克虏伯120mm炮3门(甲午战争前更换为江南制造局造120mm速射炮,“广丙”舰舰尾装备的为150mm克虏伯架退炮)、57mm哈乞开斯速射炮4门、37mm5管哈乞开斯机关炮4门、18寸鱼雷发射管4具。

1120近防炮射速是多快

1、而且严格意义上来说,近防炮不属于遥控武器站,因为近防炮基本不需要人员遥控,而是自带雷达在锁定目标后能够自动解算目标弹道轨迹,进而对单个或多个目标自主进行攻击。

2、型近防炮是“730型”近防炮的改进版 。1130炮装有11个炮管,2个弹舱,1130近防炮射速是730型的5倍。一次能够锁定40多个目标。最大火力为每分钟10000发,即每秒约166发。这种自动化武器受雷达控制,在软件的控制下。

3、中国1130近防炮使用30毫米的弹药,威力比美国的密集阵在弹药上高一档,而且,1130有11个炮管,每分钟射速可达1万发以上,是密集阵的三到四倍。

model1900Putilov速射炮口径有多大?

俄军的标准野炮是model1900Putilov,一种72毫米口径的速射炮,它特殊的复进机构可以使射速高达每分钟20发──不过在如此高的射速下准度会被牺牲。

日本的速射炮口径并不小,也在100mm以上。大口径速射炮就是安装了复进装置(管退技术的火炮,这种技术现在已经大量使用)的中小口径火炮,利用火炮自身动能使炮身附近到位,不用重新瞄准。

榴散弹5600公尺,而日军Arisaka速射炮高爆弹最大射程为5500公尺、发射榴散弹的最大射程只有4500公尺;此外,Putilov速射炮弹重7公斤,Arisaka速射炮只有5公斤。

机关炮和速射炮是一个概念吗?

速射炮与机关炮并没有本质的区别,比如 在北洋舰队那个时代 哈乞开斯57毫米和47毫米 有时被称为速射炮,而有时就被称为机关炮。

哈乞开斯(hotchkiss)47mm(3磅)速射炮(机关炮),法国哈乞开斯公司制造,北洋水师的“济远”等军舰装备了此炮。另外,沙俄海军也在19世纪80年代大量进口了此炮,并在几乎所有军舰上都安装了此炮。

“速射炮”这个名词在有关中国近代史的史料、著作中经常可以见到,但这仅是一个很含糊的称谓。在“速射炮”之下,还应分为小速射炮和大速射炮。

速射炮顾名思义就是指射速很快的炮。在1890-1900年代速射炮指那些使用管退方式缩短了火炮射击后复进时间的火炮。现代的火炮都可以归属为速射炮。甲午海战,北洋水师的就是吃了日本鬼子速射炮的亏。

发展过程:T75式20毫米机关炮,是台湾联勤205厂研制的多用途速射炮。目前S型已经大量装备作战舰艇。车载为M型,上前装备海军陆战队,是其实施直接火力支援的重要武器。在1997年台湾军队进行的“汉光十三”号演习中首次公开。

0 评论

发表评论